進入21世紀以來,作為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産物和新趨勢,服務外包呈蓬勃發展之勢。但是,随着我國的服務外包産業市場的爆發以及産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服務外包人才卻逐漸短缺,據統計,目前我國服務外包人才每年缺口約50萬人,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人才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服務外包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 打破服務外包業人才短缺瓶頸,不僅需要鼓勵外包企業加強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培養人才,還需要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實現“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對接。

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金鶴女士
對于目前現在國内中高端的外包人才缺乏,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金鶴女士在接受中國教育在線采訪時表示,從人才吸引、産業發展以及對海外客戶需求這三個角度來說,這些都可能是目前高端人才匮乏的原因所在。
“就目前整個服務外包産業而言,我們的産業時間曆史沒有那麼長,沒有積累那麼多的高端人才。另外,我們需要有客戶足夠多的信任,才會給你足夠多有價值的需求,才能夠借業務需求的機會去培養和提升人才,所以無論是我們自己需要培養人才,還是客戶需要這種高端的服務,本身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而并不是單方面的過程。”金鶴女士介紹。
伴随着服務外包産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為應屆畢業生增加了需多就業機會。據統計,2011年我國新增服務外包從業人員85.4萬人,其中新增大學畢業生58.2萬人,占比68.1%。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達16939家,從業人員318.2萬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曆223.2萬人,占70.1%。
金鶴女士表示,2011年海輝招聘的應屆生在600-700人左右,每年的招聘規模在500-1000人左右,現在每年學分置換吸納人才的比例在逐年遞增。目前海輝與國内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其中與清華大學的合作是借助校園平台,針對已經具備一定經驗能力的人才進行高端層次的培養。
據悉,很多大四下半年才開始實習的高校,通過與海輝的合作目前已經将課程的安排到大三結束,大四一整年都可以在企業進行培訓和實習。“現在海輝和高校的合作,更多還是基于學校對這種合作的開放程度為前提的。有一些高校,開放程度比較低,比較難于與企業配合,但有些學校經營的體制相對開放,是可以接受這樣的調整。”金鶴女士介紹。
金鶴女士表示,在海輝,并不是通過課堂的教學,而是通過項目實戰,安排各種培訓,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最後學校會相信學生被送到企業當中去所得到的效果比在校園裡培訓更能夠幫助學生有技術積累,同時還能夠去适應未來企業的需求。
“甚至說現在在海輝所做的這種學分置換或實習,即便将來不在海輝就業而選擇了其他的企業,一樣會比在課堂學習更加有效地适應企業的需求。所以這是如何把教學大綱教學目的與項目實踐,互相補充,互相認可的一個過程。”金鶴女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