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2019年12月27日 08:59  點擊:[]



國科金發計〔201976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有關基礎研究的指示精神,持續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基礎研究重要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深入研判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綜合分析我國基礎研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積極謀劃科學基金改革升級,在明确資助導向、完善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三大核心任務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學風和科研誠信與倫理建設、組織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完善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科學問題凝練機制、面向世界科學前沿的科學問題凝練機制、重大類型項目立項機制、成果應用貫通機制、學科交叉融合機制、多元投入機制,重點推進原創探索計劃和人才資助體系升級計劃,優化資助管理,積極構建理念先進、制度規範、公正高效的新時代科學基金體系。

  為全面落實科學基金深化改革的各項任務,做好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管理工作,現将2020年度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和2019年資助期滿項目結題等工作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項目申請

  () 項目申請接收。

  1. 2020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自202031日零時開始,32016時截止(周末及法定節假日不辦公)。

  2.  2020年度集中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部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部分聯合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數學天元基金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和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等。

  3.  不在集中接收申請範圍的其他類型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委将另行公布指南。對于随時接收申請的國際(地區)合作交流等項目,申請人應避開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請。

  4.  2020年自然科學基金委繼續擴大無紙化申請範圍,在重點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繼續實施無紙化申請的基礎上,将面上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納入無紙化申請範圍。申請以上類型項目時,依托單位隻需在線确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需報送紙質申請書。項目獲批準後,将申請書的紙質簽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後,一并提交。簽字蓋章的信息應與電子申請書保持一緻。

  () 申請書撰寫方式。

  各類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一律采用在線方式撰寫。

  () 申請人事項。

  1.  申請人應認真閱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财教〔201515号)《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的補充通知》(國科金發财〔201888号)《關于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國科金發财〔201931号)(以下統稱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于2020115日以後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按照各類型項目申請書的撰寫提綱及相關要求撰寫申請書。沒有信息系統賬号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

  2.  申請人應根據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按照“目标相關性、政策相符性、經濟合理性”的基本原則,認真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表》。多個單位共同承擔一個項目的,項目申請人和合作研究單位的參與者應當分别編制項目預算,經所在單位審核後,由申請人彙總編制。請注意: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試點項目經費使用“包幹制”,申請人無需編制項目預算。

  3. 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打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實施無紙化申請的項目除外),并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内容一緻。申請人應及時向依托單位提交簽字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有關證明信、推薦信和其他特别說明要求提交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4.  申請人及參與者均應使用唯一身份證件申請項目,曾經使用其他身份證件作為申請人或參與者獲得過項目資助的,應當在申請書中說明。

  5.  申請人應确保提供的電子郵箱暢通有效,以便項目評審工作結束後能夠及時接收申請項目批準資助通知或者不予資助通知,以及專家評審意見的相關信息,否則由此引起的法律後果由申請人自行承擔。

  () 依托單位事項。

  依托單位應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基金工作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依托單位科學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的要求組織申請工作,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對申請人編制項目預算的目标相關性、政策相符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審核,并在規定時間内将申請材料報送自然科學基金委。具體要求如下:

  1.  依托單位應在項目申請集中接收工作截止時間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确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統一報送經依托單位簽字蓋章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實施無紙化申請的項目除外)。鑒于全部項目均采用在線方式撰寫并提交申請書,信息系統需要一定時間處理,請依托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确定本單位項目申請書收取的截止時間。

  2.  依托單位報送申請材料時,還應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簽字、依托單位加蓋公章的依托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請在信息系統中下載模闆),并附申請項目清單,項目清單按無紙化申請項目與非無紙化申請項目分别生成,材料不完整的不予接收。

  3.  依托單位可将紙質申請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以下簡稱材料接收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寄出,以免延誤申請,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申請材料”。

  () 初審結果公布。

  自然科學基金委将于2020429日前公布申請項目初審結果,并受理複審申請。

  二、項目結題

  () 項目負責人事項。

  項目負責人應認真閱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成果管理辦法》、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和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根據項目的完成情況,實事求是地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題/成果報告》(以下簡稱結題/成果報告),并保證填報内容真實、數據準确,同時注意知識産權保護,不得出現國家《科學技術保密規定》中列舉的屬于國家科學技術秘密範圍的内容。

  1. 項目負責人登錄信息系統,按要求撰寫結題/成果報告并将附件材料電子化後一并在線提交;項目負責人下載并打印最終PDF版本結題/成果報告,向依托單位提交簽字後的紙質結題/成果報告原件(不含附件材料)。項目負責人應保證紙質結題/成果報告内容與電子版一緻。

  2.  項目負責人應根據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決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會同科研、财務等部門及時清理賬目與資産,如實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決算表》,确保決算數據真實、準确,資金支出合法、有效。有多個單位共同承擔一個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和合作研究單位的參與者應當分别編制項目決算,經所在單位審核後,由項目負責人彙總編制。

  3. 項目負責人撰寫結題/成果報告時,請不要将待發表或未标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和項目批準号等的論文列入結題/成果報告;不要直接複制論文内容作為結題/成果報告内容。

  4. 自然科學基金委在準予項目結題之後,将在科學基金共享服務網(http://output.nsfc.gov.cn)及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http://www.nstrs.cn)上公布結題/成果報告全文。

  5.  項目負責人或主要參與者應按照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受資助項目論文開放獲取的有關要求,在全部或部分受科學基金資助論文發表時,将經同行評議後錄用的最終審定稿,存儲到信息系統,不晚于發表後12個月開放獲取;如果論文是開放出版的,或出版社允許存儲最終出版PDF版的,應存儲論文出版的PDF版本。

  () 依托單位事項。

  依托單位應按照《條例》等要求對結題材料進行審核,并于2020225日零時—3116期間将結題材料報送自然科學基金委。未按時報送結題材料的應結題項目,按逾期待結題處理,計入相應的限項申請範圍,同時自然科學基金委将按《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項目負責人和依托單位進行處理。具體要求如下:

  1.  依托單位通過信息系統對結題材料進行審核并逐項确認,在規定的結題材料報送時間内統一報送經單位簽字蓋章後的紙質結題/成果報告原件(一式一份),以及單位公函與結題項目清單,材料不完整的不予接收。

  2.  依托單位可将紙質結題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材料接收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結題材料報送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寄出,以免延誤結題,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結題材料”。

  三、項目進展報告、年度管理報告及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

  (一)項目進展報告。

  項目負責人登錄信息系統,按要求在線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進展報告》(以下簡稱項目進展報告);依托單位按《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等要求,通過信息系統對項目進展報告進行審核,并于2020115日前逐項确認,無需提交紙質材料。對未按規定提交項目進展報告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二)年度管理報告。

  依托單位通過信息系統在線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年度管理報告》(以下簡稱年度管理報告),于202041日零時—41516期間提交電子材料,無需提交紙質材料。對未按規定提交年度管理報告的依托單位,将不予開放下年度的科學基金項目申請。

  (三)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

  依托單位按照《關于收回2016年度結題項目結餘資金的通知》(國科金發财〔201964号)的要求,通過信息系統在線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6年度結題項目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以下簡稱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于2020115日—415日(16時以前)期間提交電子材料,并打印紙質材料加蓋依托單位公章(一式一份,應保證紙質材料與電子版内容一緻),于415日前直接送達或郵寄至材料接收組。采取郵寄方式的,請在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寄出,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

  四、材料接收

  (一)材料接收組負責統一接收依托單位送達或郵寄的申請材料、結題材料和應退結餘資金情況表,各局(室)及科學部不接收上述材料。自然科學基金委不接收個人直接報送和非依托單位報送的材料。

  (二)材料接收組辦公地點設在自然科學基金委行政樓101房間,202031920日在中德中心多功能廳集中辦公。

  五、其他注意事項

  (一)2020年部分項目申請要求有較大變化,請申請人和依托單位認真閱讀《指南》和相關通知通告,及時關注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了解相關信息。

  (二)為保證依托單位信息的準确性和一緻性,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内如果有依托單位發生單位名稱變化的,應于202031日前完成變更手續。

  (三)《指南》拟于20201月初發行,并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

  (四)申請書、結題/成果報告等紙質材料建議雙面打印并裝訂。

  六、咨詢與聯系方式

  () 各類事項咨詢電話。

材料接收組

62328591

信息系統技術支持(信息中心)

62317474

财務咨詢

成本補償類項目(重大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

62328485

定額補助類項目(除成本補償類項目之外的其他項目)

62327225

62329112

62326760

各類型項目咨詢

面上項目、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

62329336

62325557

62327008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等

62326889

62325932

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重大項目、聯合基金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等

62328484

62326872

國際(地區)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

62327001

  () 各部門咨詢電話。

數理科學部

62326911

化學科學部

62326906

生命科學部

62327200

地球科學部

62327157

工程與材料

科學部

62326887

信息科學部

62327140

管理科學部

62326898

醫學科學部

62328991

62328941

辦公室

62327087

計劃局

62326980

政策局

62326912

财務局

62328485

國際合作局

62327001

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

62326959

62325544

機關服務中心

62326949


  () 相關網站地址。

  自然科學基金委官方網站: http://www.nsfc.gov.cn/

  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網站: https://isisn.nsfc.gov.cn/

  科學基金共享服務網: http://output.nsfc.gov.cn/

  () 材料接收組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号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

  郵政編碼:100085

  聯系電話:010-6232859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91225

 

各學院、各部門:

2020年度國家自科基金政策變化較大,根據國家自科基金申報通知要求,我校補充通知如下:

1截止時間2020年度國家自科基金委集中接收工作截至時間為4月2016:00。因本次申報學校将組織校内評審及形式審查,我校申請截止時間為4月1017:00

2、聯系電話:0743--8565372

3、微信群:為工作方便,已開通“吉大自科工作群”,各申請人請各學院科研副院長或科研秘書邀請你及時加入該微信群。群内可及時收到臨時通知和方便交流。

77779193永利科技處

202012

 

 

 

 





關閉窗口】  

 

上一條:關于做好2020年度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下一條: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申請指南

關閉

地址:湖南省張家界市子午路    電話:0744-8358630    傳真:0744-8202008    郵箱:jsdxrjxy@163.com

版權所有: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安恒遠翼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