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廳和學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确保77779193永利軟件學院實驗及實訓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最大限度保障線上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特制定本線上實驗教學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情況
軟件學院本學期共有三個年級,15門課程的實驗,2門課程設計,一次專業實訓的實踐教學任務,具體見下表。
年級 |
課程類别 |
課程名稱 |
總學時 |
實踐 |
備注 |
2017級 |
專業主幹課 |
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 |
32 |
12 |
6個班 |
專業主幹課 |
軟件項目管理 |
32 |
12 |
6個班 |
大數據方向 |
大數據架構技術 |
64 |
24 |
1班 |
大數據方向 |
Linux操作系統 |
64 |
24 |
1班 |
大數據方向 |
大數據處理及應用 |
32 |
12 |
1班 |
互聯網方向 |
Java Web框架技術 |
64 |
24 |
2.3.4.5.6班 |
互聯網方向 |
Web前端高級技術 |
64 |
24 |
2.3.4.5.6班 |
互聯網方向 |
Android開發技術 |
32 |
12 |
2.3.4.5.6班 |
專業方向課 |
UI設計 |
32 |
12 |
6個班 |
專業方向課 |
Python編程語言 |
32 |
12 |
6個班 |
2018級 |
學科基礎課 |
Java程序設計2 |
56 |
20 |
5個班 |
學科基礎課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
64 |
20 |
5個班 |
學科基礎課 |
計算機網絡 |
32 |
8 |
5個班 |
專業主幹課 |
軟件工程 |
32 |
12 |
5個班 |
課程設計 |
Java程序設計 |
2周 |
|
5個班 |
2019級 |
學科基礎課 |
數據結構與算法 |
64 |
16 |
5個班 |
課程設計 |
數據結構與算法 |
2周 |
|
5個班 |
二、困難及問題
本學期軟件學院的實踐教學因從實驗室現場教學轉移到網絡空間,在教學組織管理,實驗過程,質量控制等方面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教學條件補充分;
實驗需要的軟件環境不一定齊備,尤其是軟件環境,學生的實驗設備不同,部分實驗軟件安裝和配置複雜。
2、教學組織和管理複雜;
因學生和教師地理上分散,教學安排和組織及管理就需要在流程及制度上發生改變。
3、質量和效益保證有挑戰;
因師生不在同一教學空間,實驗教師在實驗過程管控,實驗輔導及實驗效果評估也遇到了新的挑戰。
三、實施方案
通過 “ 改革實驗教學組織形式、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手段、優化調整實驗教學安排”,充分利用線上資源、慕課、視頻直播等各種形式開展實驗教學,按期完成本學期的實驗教學工作。
1、實驗教學
對于學院本學期課程中所要求的實驗(含上機),如果不需要用到學校實驗設備,可以按教學進程進行布置,學生在家裡完成,教師加強對實驗(上機)的指導工作。實驗(含上機題)原則上以學校的泛雅和企業的U+在線學習平台布置,學生提交相應的實驗報告或程序代碼。如果由于學生在家缺乏實驗(上機)條件,可待學生返校後完成,具體方案另定。具體實踐教學的相關要求如下:
(1)凡是軟件類實驗以及可以用仿真代替的部分硬件類實驗,即可以在計算機上完成的實驗項目,可按教學進度安排實驗課,按照教務處要求,每周每個教學班實驗教學學時安排不超過4學時;
(2)課程實驗的實驗項目需嚴格按教學大綱要求執行,如果由于條件變化确需變更實驗項目的,請老師們做好相關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備後續學院和教務處檢查需要。
(3)任課教師在每次實驗課執行周次(周三---周五)時間段填寫實驗表格報軟件學院實驗教學中心陳生萍老師,實驗學時數按計劃學時執行。目前已經執行的第十二周以前的實驗(上機)以後補填。
(4)任課教師在實驗課按排好之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内對學生的上機實驗進行指導和答疑,所有實驗項目須在泛雅或U+平台以作業的方式發布,學生在在線學習中心或U+平台提交實驗成果或實驗報告。
(5)學校設備和實驗管理中心及學院教學辦負責對實驗上課情況進行督查,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時間上課的,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6)實驗課排好之後确因特殊原因未按規定時間指導學生實驗的,須按規定向學院實驗教學中心申報。
2、課程設計
為保證學期實訓課程的正常開展,軟件學院和青軟實訓利用U+新工科智慧雲平台,開展遠程實訓教學,做到項目實訓的“停課不停學”。
(1)實訓課程開展之前,老師明确實訓需求,了解學生的教學進度,并細緻摸底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撰寫實施方案,涵蓋詳細的執行流程、考核規範等,并以此為依據展開線上實訓。
(2)講師在U+平台上構建課程資料庫,上傳Git工具及課程資源,同時老師跟進學生開發環境的部署及測試,做到開發環境的統一。讓學生快速熟悉U+平台深度嵌入的華為軟開雲,并迅速掌握這一企業級開發環境和工具的操作技巧。
(3)老師在U+上構建項目,直播授課對項目操作要領進行詳細講解,并生成課程回放。
(4)學生在U+平台上參考項目指導手冊及課程回放,同時使用GIT開發工具進行項目管理、線上編譯、代碼審查等實踐操作,在實踐中檢驗并融合所學理論,初步了解企業主流的敏捷開發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突破實踐課程難以線上實施的難題。
(5)每天老師通過華為軟開雲檢查各組學生項目情況(任務完成情況、代碼提交情況等),并随機點名,和學生一對一溝通當前項目進度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做及時調整,全面跟蹤并把控學生的項目整體進展。
(6)課程結束後,利用QQ、微信等相關工具進行遠程在線答辯。
(7)時間為17、18周,具體安排以教務辦安排表為準。
3、2017級實訓
由于條件不滿足,暫緩執行,時間待定。
軟件學院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