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各部門:
為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切實保障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号)和《湖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科學校本專科教學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20号)文件精神以及學校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為保障全校本科教學不斷線,現就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本專科生線上教學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總體要求
按照“學校統籌、學院主導、教師主體、學生中心”的原則,依托各類在線課程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各部門各單位和全體師生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總要求。
二、總體安排
1.時間安排。本專科生返校時間不早于3月1日,具體開學時間根據教育廳與學校要求另行通知。網絡線上課程教學自3月2日正式開始。第一階段暫安排2-4個教學周網絡教學。
2.教學組織。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工作,學校各單位要全力推動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本專科生課程的網絡在線教學工作。教務處牽頭制定學校在線教學組織實施方案,負責修訂編制新學期教學工作日曆和周曆,制定和完善網絡教學管理制度,加大對網絡教學支持和激勵政策,将教師全部線上教學任務計入教學工作量,加強對網絡教學工作的指導、協調與督查。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做好網絡教學的保障工作。各學院(含其他教學單位)要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主導作用,精心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指導、溝通和反饋工作,要科學編制切實可行的網絡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切實做好網絡教學準備工作;要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網絡教學工作情況統計分析、過程檢查督導和問題協調解決,要組織專門的技術支持專家組對教師課程教學進行指導,要針對湖北籍學生制定專門的教學方案,要落實“一對一、一幫一”的聯系管理制度。
3.教學平台。學校推薦使用“超星” “雨課堂” “愛課程” “智慧樹”等網絡教學平台免費提供的教學軟件,教師也可以使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推薦的其他開放網絡教學平台免費提供的教學軟件,需及時向學院和教務處進行報備。除實驗、實踐類課程和需要外部教學場地、教學設備的課程外,所有理論課程的授課教師要積極學習網絡教學平台的使用,依據課程的教學内容、教學目标和教學實施的具體特點,合理選擇或者自建網絡教學資源,制定在線教學實施計劃,并認真組織教學過程。學校鼓勵開展“慕課主講教師+慕課課程工作組”跨校協同教學和“慕課主講教師+本校教師”協作式教學。确實無法開展在線教學的課程,由授課教師向教學單位提交延期開課申請,報教務處教務科備案。
4.分類組織。在線課程的上課時間原則上按強智系統中的課表安排,公共必修課和選修課如果需要調整上課時間必須向教務科申請,專業課如果需要調整上課時間必須向學院教務辦申請(可以在不影響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适當調整、靈活組織,包括周末授課)。大學體育、實驗實踐課程原則上暫不安排。通識課程和重修課程教學原則上都以網絡教學為主,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5.保障質量。為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課程的第一次授課一般為直播課。任課教師應在第一次直播教學中說明本課程的教學安排,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優質網絡課程資源進行學習。在後續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學生自學加教師指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負責組織專家對課程網絡教學質量進行督查,開展基于大數據的網絡評價工作。
三、線上教學工作安排
1.教學計劃和方案
(1)學院教學計劃和方案
各學院應發揮主動性,充分調研,制定适合本專業特點的線上教學計劃和方案,主要包括教師的動員與培訓,學生的動員與管理,拟采用的教學平台,信息化教學支持團隊,質量監控與保障措施、學院各課程開課情況等方面,以及針對湖北籍學生幫教工作等等。學院教學計劃和方案電子版應于2月15日前報教務處教務科(聯系人:王從銀,249571896@qq.com)審核備案(模闆見附件1)。
(2)任課教師教學計劃和方案
任課教師應根據線上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原則上要求各自然班的上課課時和課後學習任務沒有太大變化,教學目标和教學内容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執行,線上線下配合,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性考核,調整課程考核方式和課程成績計算方式,确保教學質量。
2.在線教學方式
(1)網絡直播課方式。推薦利用超星泛雅(學習通)和學堂在線(雨課堂)這兩個平台開展直播教學。術科類課程建議以直播教學為主。
(2)學生自學加教師指導管理的方式。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間,超星泛雅、超星爾雅、學銀在線、學堂在線(雨課堂)、中國大學MOOC平台、智慧樹網等商業教學平台(具體見附件2)将免費提供課程資源給我省高校在校學生學習,任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平台網上已建好的課程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在線學習。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應進行精心指導和嚴格管理,對于學習效果要及時進行測驗檢查。
(3)做好教學溝通和管理工作。任課教師應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教學APP等各種工具,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每次課都要安排課前預習、課中考勤、課中互動和課後作業。任課教師應根據課表安排的時間在線組織教學活動,所有學生應在線完成學習任務,遵守教學紀律,學校将組織專家定期在線督查。
3.考核方式
考核評價體系原則上保持不變,即采取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其中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建議成績不高于本門課程總成績的40%,将網絡教學平台提供的過程性評價數據和成績及學生學習記錄作為主要依據;終結性評價,建議成績不低于本門課程總成績的60%,考試時間将在返校後擇期考試。具體考核辦法由各課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并報教務處考試中心備案。
四、教學管理
1.組織工作
各教學單位要組織專家對課程教學計劃進行審定、檢查,并于2月24日前報教務處教務科備案。教學時間的調整必須報學生所在學院教務秘書審核、登記。教研室主任、教學能手、講課比賽獲獎教師、中青年教學骨幹、黨員教師要擔責任、做标杆,起到帶頭作用。學校積極鼓勵教授、博士牽頭組織課程教學團隊,鼓勵跨院系線上教學協作,鼓勵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助教方式參與本科網絡課堂教學。
各學院應于2月17日前布置做好在線教學準備工作;應于2月24日前組織授課老師完成第一次課的直播試講。
2.教學準備
(1)課程網站準備
疫情控制期間,超星學習通、雨課堂平台将作為我校開展在線教學與管理的主要平台,其他平台作為輔助平台。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本科教學涉及的所有課程都應該在相應平台上開通課程教學網站,組建教學團隊,導入班級學生名單。課程網站上至少應公布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參考教材、教學課件、習題、作業等基本教學資料。參考在線教學實施指南(教師版)(附件4)。
(2)信息化教學工具準備
任課教師開課前應掌握利用超星學習通進行點名、布置作業、課堂小測驗、讨論答疑等技術。也可以掌握利用雨課堂或其他教學工具進行類似教學活動的技術。各學院輔導員及班主任要在2月21日前通知學生加入各課程授課老師建好的課程QQ群或者微信群,通過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提前向學生發布教學信息,組織并督促學生提前做好在線學習準備,參考在線學習指南(學生版)(附件5)。各學院輔導員負責進行工作推進和情況統計。
(3)教材準備
任課教師應盡量收集電子版教材并發布到課程網站上,供學生下載使用。暫無電子版教材的,可以先采用掃描或拍照的方式制作教材前幾章的電子版供學生使用。
(4)課程資源準備
超星和學堂在線等公司提供了一些免費的在線課程資源,任課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到自己的課程網站使用(見附件3)。教務處将陸續公布其他公司提供的免費在線課程資源,供各任課教師使用。
五、各教學平台管理與技術支持
1.吉大信息化教學研讨群
學校已開通信息化教學研讨QQ群:140361707,歡迎廣大教師申請加入。學校也已開通了信息化教學研讨微信群,将由各學院在線課程建設工作組專家負責把廣大教師加入進來。教務處及各公司客服人員将在線提供技術支持。
2.各學院技術支持
學校已于2019年成立了信息化教學專家工作組并組織了各學院的信息化教學培訓。各學院應充分發揮該專家組作用,及時為任課教師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
3. 相關教學平台技術支持
超星:段澤升18390816993(微信同号)
學堂在線:黃誠18670785153(微信同号)
智慧樹:蔣術18175147611(微信同号)
愛課程:姚學科15874844363(微信同号)
其他平台:将陸續在微信群和QQ群中公布。
4.信息化教學技術培訓
學校将通過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直播組織一系列信息化教學培訓,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所有任課教師注意關注并按時參加培訓。
六、教學要求
各教學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教學活動,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教師技術培訓,熟悉運用慕課、網絡課堂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采取視頻會議等網絡媒介方式完成集體備課、試講等課程準備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在線課堂教學任務,實現學校特殊時期“課堂停課程不停,開學遲學習不遲”教學工作。對于未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單位,學校将予以通報,并視情況追究責任。
(本通知來源于77779193永利教務處)